巍巍宝塔山,滚滚延河水。3月的延安春寒料峭,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近500名师生却内心炽热。近日,由天津市教育两委主办的“京津冀同上一堂大思政课”活动在这里启动。三地师生代表齐聚革命圣地,以脚步丈量红色历史,用心灵感悟延安精神,在这座红色之城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
“延安精神,绝不只是展览馆里的陈列品,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,更是奔腾在山河之间、流淌于血脉之中的永恒力量和坚定信仰。”启动仪式上,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、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金雪飞讲授的“开营”第一课,让师生们热血沸腾。随后,大家列队整齐地登上宝塔山,仰望这座象征着中国革命精神的灯塔。“宝塔山的高度,并不在于其1135.5米的地理海拔,而在于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‘胸中有灯塔,脚下有力量’的精神海拔!”宝塔山上,金雪飞动情地说。他的讲述也感染着现场的每一名师生,让大家现场感受到了那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。
“站在这里,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。宝塔山不仅是地理坐标,更是精神坐标,提醒着我们青年一代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,积极传承信仰的力量。”清华大学学生姜熙媛说。
连日来,师生们陆续走进多个点位,在实地研学中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。
在梁家河村史馆,一幅幅老照片、一件件旧物件,生动展现了梁家河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展的历程。铁业社、沼气池、知青旧居……师生们在参观中,用心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。
在杨家岭革命旧址,青砖灰瓦的窑洞、朴素的中央大礼堂,将师生们带回了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。大家一边听、一边记,并在现场开展热烈讨论。这一刻,历史与青春碰撞出耀眼的火花。
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,泛黄的手稿、老式乐器、木刻版画……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“文艺为人民”的初心。师生们现场参与创作的一幅幅主题作品,是大家对这里的深情致敬。
“看到之前书本上的知识跃然于眼前,我们非常激动。在这里,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、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要扎根于实践行动,努力学习,担负起时代使命。”天津财经大学学生张浩说。
3月12日,此次活动落下帷幕,但延安精神的种子已深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。“延安是一部鲜活的思政课教科书。学生们在这片精神沃土上,汲取营养、实现成长。我们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们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”市教育两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处长杨明说,“这堂课,将照亮青年一代的长征路。”